新闻动态

新婚9天与妻分离,潜伏台湾42年后归来发现:子孙满堂发妻仍等他

发布日期:2025-04-15 16:22    点击次数:118

1988年随着台湾戒严时期的结束, 大量的台湾同胞陆陆续续返回家乡。 广东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楼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凭着42年前的记忆寻找着自己的家人。

当这位老人迈进一户农家时,屋内正在说话的人用奇怪的眼神上下打量着这位老人。这时屋内的老妇人立马迎了上去,当两人四目相对时,几乎同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汉光,终于等你回来了!”两人相拥而泣。

他们的家人不知道的是这两位老人距离上一次分别已经长达42年之久。

当这位老人说出自己的名字“谢汉光”的时候,却立即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中央为他恢复党籍,给他办理离休干部的待遇。

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中央为什么给他恢复党籍,办理离休干部待遇?

谢汉光

1917年9月,谢汉光出生于广东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楼村一个农耕家庭。

展开剩余92%

1940 年轻,谢汉光报考大学时,被“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专业录取。“国立广西大学”虽建校时间不长,却有一批相当有名的学者任教,当时我国著名的学者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都是学校的老师。

谢汉光受到学校内中共党员教师的影响,经常参加抗日活动,在思想里播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他在学校里他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在台湾潜伏的梁铮卿、 陈仲豪、 张伯哲等人都是生死相交的革命同志。

梁铮卿

大学毕业后的谢汉光被分配到了广西大学农学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心思细腻,很快就被提拔为柳州黔桂铁路农场主任。

这时的中国民生凋敝,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土地。虽在农场工作,但仍食不果腹,这让谢汉光对日本人充满了仇恨。

一天夜里声音嘈杂,农场里突然躲进几个人,其中一人伤势严重,不远处是正在追赶的日本士兵。谢汉光十分警觉地判断这几个人是正在躲避追捕的抗日人士,于是谢汉光把他们隐藏在了农场的地窖之中,并镇定的骗过了前来追赶的日本士兵。

从此革命的种子开始在他心中萌芽,在柳州任职期间,谢汉光借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对来自广东或者是其他地方的抗日人士以及地下党同志提供庇护。他所在的农场也成为我党与先进人士的秘密联络点。

1945年历经数年的艰苦抗战,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诏书。谢汉光也辗转来到香港,与中共华南分局在香港的负责人方芳、苏惠等人取得联系。经过几番考察,信念坚定的谢汉光对着鲜红的党旗举起自己的拳头,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正式成为共产党员。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台湾得以重回祖国怀抱,为了后续对解放台湾做准备,履历干净的谢汉光成为派往台湾的首要人选之一。

谢汉光曾经的老师,也即将赶赴台湾担任林农实验所所长。这时谢汉光的老师突然想起了在大学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谢汉光,在出发前专门邀请谢汉光一起到台湾工作。

当谢汉光将自己老师邀请自己前往台湾的消息上报组织后,组织认为这是谢汉光潜伏入台的好机会,当即批复同意入台。

此时谢汉光刚刚成亲9天,面对刚刚结婚的妻子和组织的决定,谢汉光毫不犹疑地接受国家召唤,前往台湾奔赴新的“战场”。

看着泪眼婆娑的妻子谢汉光光很是不舍,但是在被妻子问及要做什么事的时候, 谨记组织保密纪律的谢汉光只是连连摇头。

谢汉光对妻子说:我在工作上有一些变动,在台湾要待一段时间,我可能不方便和家里联系,你也不要联系我,我不在家的时间,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如果一直没有我的音信,就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吧。

妻子曾秀萍知道丈夫一走可能就是永别,沉没良久她慢慢地擦干脸上的泪水,仔细端详着心爱的丈夫,仿佛要把丈夫刻在心里。

谢汉光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他依依不舍地走出家门,对站在村头送别的妻子忍不住喊了一声: 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谢汉光不知道的是妻子为了这句话,整整等了他42年。

谢汉光更不知道的是妻子曾秀萍谢子已怀有身孕,在他离开后,妻子毅然决定将孩子生下来,为他保留一颗革命的火种。

谢汉光抵达台湾后,在老师的安排下进入了台湾省林业试验所莲花池分所,并且借用这一身份掩护自己的地下工作。

到达台湾后不久,谢汉光的老师离开了林业试验所, 工作成绩突出的谢汉光接替了老师的位置,担任了林业试验所的所长。

随着地位的水涨船高, 谢汉光拥有的权利也随之增大,做地下党工作开也更得心应手。

中共台湾学生工委会,台北市工委会、高雄市工委会、基隆市工委会等组织先后成立,背后都有谢汉光的辛苦付出。

1947年谢汉光突然收到组织信息, 作为同校校友,又算是广东老乡张伯哲抵达台湾。谢汉光借用张伯哲也曾与自己就读同一专业为由,将他安排在所里担任科长。

张伯哲

除此之外,谢汉光还同在台湾七中中学担任校长的地下党同志钟浩东将陈仲豪、徐懋德等人安排到吉隆中学担任教师并创办海燕读书社,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进步书籍,宣传新思想,发展地下党势力。

在谢汉光的帮助下,台湾地下党的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快速开展。随着国共三大战役的结束,胜利的天平偏向我党,原本胜券在握的国民党也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蒋介石变得更加暴躁不安。

而已经在台湾的地下党人数也从原来的70多人发展到了900余人,其中从日本手中接过台湾 国民党并没有按照台湾民众所期望的那般让所有人从半殖民地中脱离出来,反而是变本加厉地对之进行压迫。

只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让所有台湾人民对国民党积怨深厚,“二二八”事件因此爆发,在此之后国民党快速派兵对台湾进行镇压。

大量的学生与人士遭到屠杀,这也导致了至此以后台湾长达38年的戒严。

为了保证在国民党草木皆兵的时刻我党在台湾的地下工作顺利开展,1947年12月谢汉光积极与自己的同事一起在相关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林分调查与初步研究》的论文。

随是这样,更加严峻的革命形势还是出现,陈仲豪、徐懋德等人为了向台湾人民宣传新思想,经常在七中中学旁边的一个掩蔽山洞里印刷《光明报》,起初这些报纸只是在民间散落并未被国民党人发现。

1949年6月在解放战争进入尾声之际,《光明报》刊登了我军在三大战役中夺得胜利的新闻,并在报纸上 刊印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台湾将解放,同胞们做好准备”等标语。

一时间,《光明报》在整个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在很多公共场所都有这些激动人心的公开标语的出现。

这一事件爆发一个月后,有人将自己捡到的一份报纸上交给时任台湾省出席的陈诚。陈诚不敢怠慢连忙将这一信息上报蒋介石。

蒋介石在知晓这一情况后勃然大怒,此时蒋介石在大陆已经没有立锥之地,他还妄想依靠台湾可以卷土重来。

如同丧家之犬的蒋介石当即召集国民党的高层开会,在会上蒋介石数次拍桌,要求陈诚在限期内破获中共《光明报》的主谋。

蒋介石的一声令下,台湾陷入了白色恐怖中。 各个特务、警备队全部出动,其中高雄警备总队侦查获知,基隆学校的校长以及在校内有众多教师是共产党员,而《光明报》就是从这里传出的。

得知这一消息,大批特务在基隆中学大肆搜捕,地下党员陈仲豪在听到风声后来到高山林海中的林业试验所找到谢汉光。在谢汉光的帮助下, 陈仲豪手持 “林晨康”这一假身份证,由其表弟帮忙购买抵达汕头的机票,最后在老洪的护送下才得以脱险。

但就在所有人思考着究竟要怎样才能将台中地区被破坏的地下党组织重建起来的时候,新的噩耗再次出现,随着基隆中学这一地下组织的摧毁,国民党在蒋经国和有着“活阎王“之称的谷正文的领导下, 开始用更残酷的手段,对我党在台湾的活动进行镇压。

1950年谷正文通过渗透到高雄市工委的特务处,抓到了台湾省工委副书记陈泽民,最后又从几条线索中抽丝剥茧挖出蔡孝乾的身份。

尽管蔡孝乾得以侥幸逃脱,却不幸遗留了一本记载着“吴次长”3个字的笔记本,本来在笔记本记录真实姓名是地下工作的大忌,可是蔡孝乾这一低级错误,导致我党驻扎在国民党心脏中的副次长吴石(相当于副参谋长和国防部副部长)被暴露,并连同他的副官一起被残忍杀害。

吴石

而后参加过长征的蔡孝乾竟然选择了叛变。至此省工委武装工部部长张治中被捕,宣传部部长孔幼樵已在撤离的途中因为蔡孝乾的出卖而被捕,最后在台湾潜伏的1800余人亦陆陆续续因此入狱。许多革命人士遭到逼供,惨遭屠杀。

在敌人即将出动对谢汉光抓捕的过程前,一个陌生人急匆匆地拿着张伯哲送来的信件,赶到谢汉光处,让他紧急离开。

收到信件后谢汉光马不停蹄地仗着自己对地形的了解,撤离到了台中畜牧场, 然而经过打听谢汉光发现自己的老同学梁铮卿已经不幸被捕,就连张伯哲等人也没了踪迹。

3月29日台中警察局又放出了所谓的“匪华东局梁铮卿等”叛逃案,最后谢汉光被通缉为追查要犯。

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之下,如果自首尚有希望保全性命,但谢汉光已经下定决心,宁死不降!

谢汉光按照信件上的潜伏意见,一路逃到了台中南屯村,而后又在同学的掩护下来到台东。

谢汉光在一个名叫杨溪伯的老汉的帮助下来到高山村以国民党逃兵的身份暂时隐藏下来。

高山村的村长是一个民主进步人士,他看到谢汉光不像是坏人,于是主动给谢汉光解决了户口问题。村长决定让谢汉光顶替村里有个早年上山失踪已经很久的村民“叶依奎”, 并帮他办理了身份证和户籍,就这样来自广东的谢汉光正式成为台东高山村的农民“叶依奎”,而在高山村一待就是38年。

在此后的38年间,谢汉光一直用“叶依奎”的身份在村内生活。在此期间,他无时不刻不关心的台湾地下党组织的消息,由于两岸隔绝,想知道大陆的消息更是奢望。

慢慢地谢汉光和村里的人慢慢地熟稔起来,谢汉光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村民种植茶叶。 看到他人品好,又是孤单一人,于是有人为他提亲,却被他一口拒绝。

此时的他依旧想念老家的妻子,并且坚信只要他坚持下去自己一定能重回组织,看到红旗高高飘扬的一天。

而这一等就是38年。

随着蒋介石的去世,1987年在中央的几番争取下,两岸的关系终于得到缓解,并开放了探亲的限制,已经70岁的谢汉光第一时间提出申请,而后拿着“叶一奎”身份证踏上飞机。

当飞机落地,再次回到家乡时,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心中感慨万千。

当他踏进家门时,他和妻子都哭成了泪人。看到自己已经有了3个孙子时,他为自己妻子多年的操劳而越发感动。子孙满堂,他此生无憾。

此时,谢汉光发现早年和他一起共同战斗过的战友梁铮卿、张伯哲等战友都牺牲了,而他的党员身份也和潜伏经历也没有人能够帮他说清楚,当地的政府将他当成了回家投亲的普通困难台胞,每个月发放20元的补助。

谢汉光此时想重新回到组织,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丰顺县派出所要恢复身份,起初派出所的民警以为这位老人可能是老糊涂了,可是随着谢汉光的解释,民警大吃一惊,赶紧将情况层层上报。

中央组织部知道情况后,派出一位司长级领导专门到相关人员单位调查落实,1995 年 5 月 23 日,中共丰顺县委组织部发出文件,全文是 :

关于谢汉光同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及办理离休的通知

县民政局 :根据省委粤组审(1995)16 号、梅市干函字(1995)11 号通知,中央组织部决定,一九八八年从台湾回归丰顺定居的谢汉光同志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一九四七年初算起,从一九九五年四月五日起按一般干部(科员)办理离休。月标准工资按科员六档 123 元,科员九级 164 元,基础工资 90元,工龄津贴 49元,共计 426元。办理离休后,离休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接到中组部专门送来的文件,他一字一句读完后,当场老泪纵横,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一一实现,组织为他恢复党籍,并给他优待,这是对他潜伏42年的肯定。

此时被谢汉光营救的战友陈仲豪在汕头大学当图书馆主任,他听说后万分激动,第一时间赶来看望谢汉光,两人见面后,喜极而泣,久久拥抱在一起。

陈仲豪眼含热泪,紧紧握着谢汉光的手连连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了。

陈仲豪

之后谢汉光和陈仲豪又联系到了一同在台湾工作的徐懋德,为被国民党杀害牺牲的战友张柏哲办理了烈士荣誉手续。

晚年的谢汉光托台湾的朋友帮他变卖了在台湾的财产,在老家花3.1万元买了一栋两层小楼,和妻儿子孙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陈仲豪在《谢汉光传奇式的革命人生》一文中写道:

“我和谢汉光认识和交往已久,且有着深厚情谊,到台湾工作之前及之后,联系一直不断。我深深感到谢汉光的为人做事,在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中是一位纯挚、朴实、是‘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典型人物,其传奇式的革命经历可歌可泣,应该流芳史册。”

1996年,英雄谢汉光在家中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79岁。

正是千千万万个像谢汉光一样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同志,他们前赴后继,不求功名,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谢汉光正是他们伟大的缩影!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